2019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郭順博士在國際知名刊物《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CA)上發表論文,報道了在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韓長沖(雙河)-白洋嶺地區發現含電氣石超高壓榴輝巖,這是在全球最大的超高壓變質帶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首次發現電氣石榴輝巖,也是目前全球出露于大理巖中的含電氣石榴輝巖的首次發現。
研究表明,榴輝巖中電氣石由不純大理巖中白云母在2.2~2.6 GPa和610~660℃條件下釋放的富硼流體交代形成,變質碳酸鹽巖不僅是深俯沖板片中碳的主要載體,也是硼的重要儲庫。上述研究成果為理解俯沖帶變質流體演化和物質循環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同時也給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內豐富的超高壓變質巖增加了新的巖石類型。
電氣石是一種硼硅酸鹽結晶體,含有鋁、鐵、鎂、鈉、鋰、鉀等元素,常呈現各種顏色。電氣石是一種寶石礦物,達到珠寶級的電氣石稱為碧璽。公園內含電氣石榴輝巖的發現也為尋找碧璽提供了重要線索。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所在的大別山是我國典型的超高壓變質巖地區及研究大陸深俯沖的重要研究區,國內外眾多學者在這里做了眾多研究,取得了許多世界矚目的研究成果。上世紀末,在公園碧溪嶺地區和新店的榴輝巖中相繼發現了超高壓變質礦物柯石英和金剛石,這分別是全球第三例發現柯石英和變質巖中第二例發現金剛石,轟動世界,由此拉開了中國超高壓變質作用的的研究序幕。
公園內出露了含柯石英榴輝巖、含金剛石榴輝巖、硬玉石英巖、石榴橄欖巖、片麻巖、大理巖、變質花崗巖、蛇紋巖等眾多超高壓變質巖,是大陸動力學的研究寶地。近年來,為了保護好這一珍貴地質遺跡和傳播地學知識,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合作舉辦了多次學術研討會和超高壓野外考察活動。(程小青)
相關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67037193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