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2p0wc"><menuitem id="2p0wc"></menuitem></listing>
      1. <listing id="2p0wc"></listing>

            天柱山

            明天
            后天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一部手機游潛山 一部手機游潛山
            抖音 抖音
            回到頂部
            您所在位置: 黨建之窗 >  學黨史 悟思想 > 詳情頁
            【潛山紅色故事(7)】游擊專家林維先

            簽發時間:  2021-06-01 09:31     點擊量:

            image.png

            林維先

            (1912-1985)


            ? ? 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 年參加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82師師長、紅28軍參謀、新四軍4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浙江軍區、南京軍區、武漢軍區副司令員,開國中將。毛澤東曾稱贊他為“游擊專家”。林維先長期率部在大別山活動,曾多次來到潛山,在人民群眾中留下許多傳奇故事。

            ? ? 林維先1912 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縣丁家埠一貧苦農家,父親林昌升因參加立夏節起義,遭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后折磨而死。為報父仇,1929年,年僅17歲的林維先毅然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因他不怕困苦犧牲,作戰機智勇敢,很快就由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指揮員。先后任鄂東北游擊司令部特務營指導員,紅25軍第74師222團1營教導員,團政治委員。1934年,22歲的林維先擔任紅25軍第82師師長。為掩護主力紅軍轉戰鄂東北,他領命牽制敵人,率領82師不足2000人的部隊南下,在西界嶺、張家嘴、金家鋪、楊柳灣等地,殲滅國民黨7個中隊。接著穿插迂回,攻克黃栗杪、諸佛庵、徐集、江店、南岳廟等國民黨頑軍據點,有力地配合了紅25軍主力作戰,為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保衛皖西北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以張國燾為首的“左”傾“大肅反” 運動已經開始,此次肅反采取的是“聞風而動”,意為只要有人舉報,哪怕沒有一點事實根據,便先撤職后審查。這種極端的方式正好給敵特人員和黨內一些動機不純分子鉆了空子。張國燾聽信了風聞,對皖西道黨員干部進行了錯誤肅反。中共皖西道委書記郭述申被撤職,82師政委江求順等一批立場堅定、英勇善戰的紅軍領導干部遭逮捕、逼供,后被殺害。林維先被打成“第三黨”骨干分子。這莫須有的第三黨,比改組派的罪名更重,因此,張國燾對“第三黨”特別嚴厲,他召開公審大會,在宣讀了判決書后,張國燾便向臺下參加會議的紅軍戰士問道:“你們說這個“第三黨”的骨干分子該不該殺?”張國燾原想聽到下面 一致的回應:“該殺!”誰知下面鴉雀無聲,上千人竟然沒有一個人喊“該殺”。他怕臺下人沒有聽清,又連問了2遍,還是沒有人應聲。張國燾有點尷尬,忙換了個方式問 道:“同意槍斃‘第三黨’骨干分子林維先的舉手。”當他看到沒有一個人舉手時,只得說道:“好吧!既然大家認為他罪行不大,不夠槍斃,那就暫留著他,但他不能再當領導干部。”接著宣布道:“開除林維先的黨籍,撤銷師長職務,分配到軍需處苦工隊當挑夫。”就這樣,林維先一下子降為挑夫。當很多人為他鳴不平時,林維先爽朗地說:“為革命當挑夫、抬擔架也是光榮的,照樣是打敵人。”

            1934年冬,由于鄂豫皖省委的“左”傾領導,部隊打了很多敗仗,13000多人的紅25軍,只剩下3000多人。面對10多萬敵人的圍剿,難以支撐,便根據黨中央命令,于11月16日以北上抗日名義,離開鄂豫皖蘇區,走上了長征道路。繼任的皖西道委書記高敬亭,為了堅持大別山蘇區斗爭,將地方武裝和一些體質稍好的傷病員集中起來,組成了有800多人的218團,下轄2個營和1個交通隊、1個苦工隊(肅反被處置的紅軍干部為部隊當挑夫、抬擔架),交通隊兼有看護苦工隊的任務。?

            紅25軍撤離蘇區后,仍有近10萬敵人在蘇區圍剿。蔣介石下令進剿大別山蘇區的國民黨軍政首腦,要在3個月內完全剿滅大別山殘余紅軍。當時218團不但槍支彈藥缺乏,連吃糧也困難,被敵人分割得只剩下七零八落的幾小塊根據地。由于敵人燒殺搶掠,到處田園荒蕪,廬舍成墟, 餓殍遍野,尸骨成堆,人民群眾大都靠吃樹皮、野菜度日。高敬亭為了解決軍民吃喝問題,便命令218團帶領蘇區200多名群眾到霍丘南鄉產糧地區的白塔畈籌糧。要求12月4日午夜出發,天亮時到達目的地。由團長羅成云、政委熊大海親率部隊分頭找大地主、富農要糧,交通隊(當時主要是看管苦工隊的1個排兵力)帶領苦工隊隱蔽在山坡叢林里向北警戒可能由霍丘方向的來犯之敵。

            下午2時左右,駐霍丘大順店的安徽保安第3團,聞報白塔畈有紅軍活動,便來圍剿。保安團歷來怕和紅軍作戰,但白塔畈是他們的防區,如不應付,也不好向上司交待,所以其前鋒一個連慢慢悠悠,左顧右盼地試探著前進,當離苦工隊1000多米時,已淪為苦工的林維先向交通隊隊長吳大友說:“敵人來了,看樣子好像是保安團,他們歷來怕紅軍,你把槍給我們,我們跟他們干(當時苦工隊80多 人,每人只有1根扁擔,沒有槍支),冤死不如戰死,戰死了還是烈士,冤死在自己的隊伍里算啥呢?”林維先的話, 既刺激了交通隊,又鼓舞了苦工隊,大家齊聲說:“和敵人拼了!”林維先原是紅25軍82師師長,很受大家敬重,交通隊長吳大友原是林維先的部下,便說“林師長,等主力來不及了,你指揮我們干。”林維先一面命令交通隊派員找羅團長、熊政委報告敵情,并讓交通隊其余的人向前面山林運動,切斷敵人退路,苦工隊待敵人靠近時,沖上去和敵人格斗,讓敵人火力施展不開。?

            敵人先鋒連看沒有動靜,便大著膽子前進,有的還哼著小調,當進至苦工隊隱蔽的山坡時,林維先一聲喊:“沖呀!”便帶頭沖進了敵群,頓時幾十條扁擔左劈右砍,和敵人廝打在一起,敵人火力無法展開,交通隊又從背后殺來,打得敵人昏頭轉向,拼命逃竄。1個騎馬的敵軍官看林維先只拿 1 根扁擔,舉起手槍就打,林維先就地翻滾至馬下,1扁擔將他打下馬來,接著又是1扁擔,敵軍官腦漿迸裂,一命嗚呼。林維先繳了他的槍。這時團長羅成云、政委熊大海率1個營增援而來,將逃敵追至下駱山,殲其大半,后衛之敵懼怕被殲,望風逃回大順店。傍晚打糧隊挑著幾百擔糧食,繳了100多支長短槍,勝利而歸,苦工隊每人都繳了1支槍。高敬亭特別高興,馬上摘掉了苦工隊的帽子,讓他們80多人編為218團第3營,林維先任營 長。指戰們都說:“抬擔架,當挑夫也是革命;打敵人,扁擔也能當武器。”

            林維先同志原來是紅82師師長,“肅反”中被撤職到底,罰做“苦工”老紅28軍編成紅25軍西征走后,林在“苦工隊”留了下來。新成立紅28軍需要干部,就把林“解放”出來當參謀。1935年4月,部隊在毛家嘴作戰失利,傷亡70余人,損失輕機槍1挺,紅28軍政委高敬亭撤銷了原特務營營長的職務。由于林維先善于各種環境的游擊戰,所以高敬亭讓林維先當了特務營長。?

            在和平時期,一些同志把“當官”當成一種非常“舒心愉快”的“好事”,一升職許多人就“祝”過來“賀”過去的,但是在經歷過“需要勇氣當官”年代的人看來,真是感慨萬分!由于紅四方面軍從開始就無休止的“肅反”, 而每次“肅反”,又都是首先從干部和黨員下手,所以鄂豫皖紅軍中,長期流行著一種怕當官、怕入黨的心理。林維先任營長后不久的 4 月下旬,就指揮特務營參與了潛山縣桃嶺(現屬岳西縣)伏擊戰,殲滅梁冠英25路軍95旅的2個營,其中斃傷敵軍官10余人,繳獲槍支400余支,子彈5000余發。25路軍的前身,是以“北伐鋼軍”著稱的原西 北軍孫良誠部屬下第1軍,向來十分驕橫,所以,這一仗算是林維先同志“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后立的第一次重大戰功。從此以后,他和梁從學、詹化雨等同志,一直是高敬亭、方永樂等軍、師首長所倚重的“棟梁之材”。?

            1937年6月,林維先作為244團副團長,率領特務營和手槍團3分隊,本來要按照軍政委的要求于某地會合,殊不知衛立煌正督令4個師所部的 6、7個團對其合圍。由于敵情不明,導致了指揮上的失誤,作為紅28軍主力之一的特務營被打散,傷亡200余人,損失輕機槍6挺,成為紅28軍重建后最重大的損失之一。

            此戰中林維先奮勇當先,他指揮1個排打掩護,但失敗后部隊被打散,他心里可以說是沉重到了極點:造成這么大的損失,而且自己負有直接指揮責任,加上本來就被“肅”過“反”,心里是極其復雜、矛盾的。因為這往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自己很可能不是被敵人殺掉就是被自己人殺掉。有的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動搖,選擇了逃跑,甚至叛變。三年敵后游擊戰爭時期,在紅28軍系統就先后有過鄂東道委書記張德山、原紅74師師長丁少卿等高級負責人叛變。所以這一次,林維先再次面臨著人生一次最嚴峻的考驗。?

            但是,即使在如此危險、殘酷的形勢下,林維先還是沒有作出任何其它的選擇,而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可能丟掉性命的繼續革命之路。這時候,高敬亭政委派來了他的秘書胡繼亭,見面后胡對林說:“高政委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如果你能把隊伍收攏起來,重新成立特務營,就可以將功贖罪了。”于是,林維先積極行動起來,花費了很大的氣力,把沒有犧牲而被打散的同志陸續收攏,新組建了特務營。幾天后的7月5日,林維先率新特務營在湖北黃岡的白羊山,打了一個伏擊,殲敵103師1個營,繳獲槍支200 余,特務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而林維先本人,也通過自己在“失敗后還敢于當官”的勇氣和行動,恢復了組織上對自己的信任。?

            在戰爭年代,“當官”往往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一種巨大的危險,那時候“當官”需要兩種勇氣:第一種,是不怕沖鋒陷陣對敵作戰的勇氣;第二種,則是不怕被自己人誤解甚至“冤枉”的勇氣。只有做到這“兩不怕”,才談得上對黨、對人民、對革命事業,有著真正的“無限忠誠”!林維先同志從一名普通農民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革命軍 人,最后成為一名高級將領,與他受過的這種需要勇氣才敢當官的“殘酷”鍛煉,應該說是分不開的。

            來源:潛山市史志室


            THE   END
            A级毛片免费中文字幕无码_亚洲?欧美?视频?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一二三区不卡_一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listing id="2p0wc"><menuitem id="2p0wc"></menuitem></listing>
              1. <listing id="2p0wc"></listing>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 午夜福利网址入囗 |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