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產業迅猛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大眾對旅游體驗的追求愈發多元、品質需求持續攀升。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順應新時代民眾旅游消費升級趨勢的關鍵路徑。天柱山風景區緊跟時代步伐,深入領會并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深化改革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穩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在文旅融合發展的征程中踏出堅實且深刻的奮進軌跡。
一、改革破圈,激發動能
(一)機關作風革新:激活動力源泉
嚴字當頭,強化黨員干部教育管理,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深入實施干事創業“三三制”,動態管理項目、市場、管理與服務三類崗位人員,進一步激發活力、增強動力、凝聚合力。全方位開展廉政風險排查,為風景區干部量身打造廉政檔案,定期剖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態勢,精準洞察景區政治生態狀況,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培育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為景區發展注入清風正氣。
(二)體制改革突破:重塑發展架構
契合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緊扣“精簡、統一、高效”原則,大刀闊斧推進管委會體制改革,對部門與下屬事業單位職能職責進行深度調整與優化。嚴格依照市級統一部署,圓滿完成天柱山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體制改革,提升執法效能與管理水平。規范履行天柱山管委會對天柱山文旅集團出資人監管職責,推動文旅集團建立健全治理體系,切實激發活力、增強動力、促進發展。
(三)文旅集團市場化轉型:拓展發展版圖
《天柱山管委會監管企業及其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管理暫行辦法》落地實施,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向市場接軌、與業績掛鉤,激勵效果初顯。集團《天柱山文化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章程》《文旅集團三定方案》等頂層制度設計成型,久養天柱、人才服務、項目管理、置業發展、工程建設等一級子公司陸續成立或運營。著力培育康養、研學產業,規范勞務派遣、項目造價、招標采購等咨詢業務,拓展建筑、市政、房地產開發等業務,集團“1+N”業務體系更加完善。
二、成效顯著,繪就新卷
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天柱山風景區在服務質量、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環天柱山景觀鏈、文化鏈、產業鏈“三鏈合一”正加速形成。
(一)服務升級:品質與滿意度齊飛
補齊旅游基礎設施。景區將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作為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全方位改善交通、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旅游接待能力與服務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龍潭河景區游客中心、天柱山莊歌璞酒店、帳篷客酒店、龍井巷民宿酒店主體工程完工,大天柱山旅游交通暢通工程緊鑼密鼓實施。針對重點問題補短板、促提升,完成大龍窩索道風雨棚、觀景平臺等一批微改造項目,全面升級環保公廁,系統改造污水處理設施。汪家大坦應急消防水池工程基本完工,切實增強景區應急保障能力。
煥新服務標準化。積極擁抱信息化時代,精心構建旅游服務標準化體系,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制定精細統一的服務規范和標準。通過常態化、多樣化的培訓,提升景區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與專業技能,全年累計開展駕駛員技能和素養培訓、服務標準化知識培訓、民宿管家培訓等8場培訓活動,為游客提供更貼心、更專業的服務。成功通過2024年度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標準化管理推動景區高質量發展。
加強綜合執法管理。強化與景區內村鎮及相關部門聯勤聯動,堅持“一日三巡”,整治旅游亂象,確保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重點時段、重大節日和重點領域的安全防范與監管。全年開展森林防火、夜間救援、交通事故、索道設備等應急救援演練7場,以練為戰,為游客安全保駕護航。
(二)產業繁榮: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
投融資質量雙升。啟動文旅集團主體信用評級工作,有序推進擬注入資產的梳理摸排、審計、評估等工作,成功整合注入90多億元優質文旅資產,集團資產規模實現幾何式增長。全年授信額度近50億元,新增融資15億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盡管面臨項目數量多、建設地點分散、報批程序復雜等諸多挑戰,景區依然高效推動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項目12個,竣工7個,入庫納統11個;完成項目投資近1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近10億元,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天柱山文化旅游的龍頭引領作用日益顯著,逐步從核心景區向全域拓展輻射,金融賦能成效顯著,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康養研學齊發展。深度挖掘天柱山豐富的旅游資源,不斷豐富“天柱山+”旅游產品矩陣,精心打造“山水尋秘、文化尋源、戲曲尋宗、禪源尋祖、康養尋福、鄉愁尋美”等特色文旅線路。新成立并運營久養天柱健康產業公司,整合資源優勢,加速構建“中藥養生、文化養心、山水養眼”等九類休閑康養品牌矩陣,湖田康養中心正式營業,康養產業蓄勢待發。大力開拓療休養市場,成功打造野寨中學國防教育研學品牌,新建運營天柱山研學營地,開發融合天柱山地質、自然、文化、歷史特色的研學課程,研學游市場蓬勃發展。
經濟效益多元化。精心打造茶莊“天上的街市”、雪湖歷史文化街區等沉浸式夜游場景,“日游天柱,夜游皖城”的文旅新業態呼之欲出,“夜游經濟”成為景城融合發展的新亮點。持續舉辦天柱山馬拉松、越野賽等國際賽事,積極籌備皖河、雪湖等水上運動項目,“一山兩水”為體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旅游業態百花齊放,實現經濟效益的多元化增長,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就業和諧共擔當。景區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結合實際需求設置護林員、環衛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通過森林撫育、防火道維修等項目,吸納近百名村民在景區就業,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同時,和美舒州和儲備林項目深度賦能鄉村振興,景區發展與鄉村建設同頻共振。景區不僅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繁榮,還為當地居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三、創新領航,擘畫藍圖
未來,風景區應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文旅集團建立健全治理體系,完成職能部門搭建和各項制度有序落地。強化環境保護措施,推動綠色旅游,確保景區可持續發展。注重挖掘和展示本地文化資源,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及時改進服務,提升游客滿意度。進一步推動旅游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