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天柱山地質公園博物館自9月27日試運營以來,廣受游客歡迎。該館不僅可以觀賞天柱山地質景觀,體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互動技術設備,感受18億年來天柱山地質演化過程,成為天柱山國慶旅游新熱點。
18億年前,天柱山汪洋一片;11億年前,天柱山“芙蓉出水”;8億年前,天柱山形成變質巖基座;新生代第三紀以來,天柱山漸聳云端……天柱山地質公園北部花崗巖地貌雄奇壯美,尤以崩塌堆壘地貌景觀最為典型,是中國“天柱山型”花崗巖地貌命名地,擁有“東方最美的花崗巖景觀”。公園還產出豐富的古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在研究新生代初期哺乳動物演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被國際公認為中國最重要的古新世脊椎動物化石產地、嚙齒類動物發源地,已發現脊椎動物化石62種屬。不僅如此,天柱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被譽為“皖國古都、二喬故里、安徽之源、京劇之祖、黃梅之鄉”。
揭示其演化過程及文化內涵的天柱山地質公園博物館,位于天柱山7K服務區,總建筑面積5780平方米,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設有三個主題展廳,即地球奧秘廳、生命演化廳和皖文化廳。該館以“石破天驚”為設計理念,三個展廳分別展示地球的演變、天柱山的形成、生命的進化及天柱山地區特色文化,利用多種互動技術設備,將天柱山的故事“娓娓道來”,同時通過互動游戲,讓參觀者擁有更多趣味性體驗,是一個集專業教育和科普教育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地質博物館。
在地球奧秘廳,多媒體雙面環形屏幕4D展示天柱美景和天柱山地質演化過程,通過環形幕頂端的竹編沙盤,天柱山地質公園全貌一覽無余。從地球46億年的演化到地球圈層的形成,從地殼物質組成到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基本巖石,從地殼的變動到板塊構造學說,進而解密天柱山的形成過程,闡釋天柱山為“地球的揭秘者”,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生命演化廳分為生命起源氣候環境場景、生命之樹模型和脊椎動物生命的演化流程、生命演化的螺旋圖立體雕塑、天柱山地層及古生物化石、古生代生物起源海洋場景、中生代動植物復原場景、新生代場景、古近紀3D畫及懷寧原猛鱷、天柱山古新世公園-古近紀大型場景復原、天柱山洞互動場景和生物多樣性等主題展區,讓游客們穿梭時空追溯“生命的起源與演化”的歷程,探索化石的秘密,現場認知天柱山生物多樣性。
皖文化廳則一一展示天柱山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肇啟之地、中國安徽省文化發源地、中國古代南岳山、中國第一篇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地、中國第一個戰爭與愛情姊妹花故事發生地、中國茶道發源地、中國禪文化發祥地、中國道教第十四洞天、中國科學家與文藝家的搖籃、俄羅斯友人養生地、非遺之花盛開地,參觀者通過自然與人文景點浮雕,切身感受天柱山人文魅力。
“除了可觀可感可學的科普性之外,天柱山地質公園博物館還具有極強的體驗性。”該館負責人介紹,館內設有室內攀巖、虛擬3D“天崩地裂”拍攝場地、“化石尋寶”、森林動物樂園娛樂互動觸摸屏、5D“地心探險”等適合中小學生參與的體驗性內容,極大豐富了家長和孩子們研學旅游體驗,同時,公園博物館正創新科普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來參觀。
陳興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