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老師的《寂寞天柱山》里面講述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柱山的存在,在古代卻有很多人知道天柱山,而且古代有些大文豪、大詩人,比如李白蘇東坡、王安石他們都在天柱山讀過書。還有著名的文學家王庭堅、三國周瑜等人也跟他們一樣上過天柱山讀過書。這個背后布滿了歷史的天柱山,讓我忘不了李白初見時的“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忘不了蘇東坡隨吟的“年來四十發蒼蒼,始欲求方救憔悴”,似乎有一種解不開的情結,天柱山的“終老之計”在這些文人的情懷下逐漸清顯。
細細品味,余秋雨老師的筆是華麗而情重的,天柱山的寂寞是他沉重的感慨。一個披著厚重的歷史風塵的天柱山,被現代的許多文化人忽略,一種“萬里歸來卜筑居”的深味漸被遺失,是個多么沉重的“寂寞”啊......他把這種寂寞寫出來,是為了把這些歷史風塵、文化剪影重新一一呈現。
隨著天柱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近年來天柱山迎來了朝氣蓬勃的發展,她已不再是余秋雨老師筆下的那座“寂寞的天柱山”了。
2020年,獲評國家首批森林康養基地、首批“安徽省職工療休養基地”。天柱山優良的生態養生環境,吸引著許多極限運動愛好者和投資商來到天柱山,連年舉辦的長板速降大賽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中德合作森林教育拓展基地、華東地區最大的高山滑雪項目、安徽省第一家獲東部戰區空軍參謀部批準的低空飛行旅游項目以及魔幻森林探險、海心谷高端民宿等紛紛落戶天柱山,旅游業態日趨豐富。
現在的天柱山不僅在國內有較高的人氣,而且不斷吸引全世界的目光。2017年4月,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親自向世界友人介紹說:安徽有一方養生寶地,名叫“天柱山”。山下有一個“俄羅斯村”,吸引了許多俄羅斯人來此習武養生。(施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