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潛山市境內,主峰海拔1489.8米,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地區自古以來山青水秀好風光且民風淳樸,這樣美麗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名稱叫“皖國”。
皖國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諸侯國,區域范圍基本相當于今潛山、懷寧、岳西、太湖、宿松、望江六縣和安慶市區。春秋時被楚國所滅。皖國的諸侯王稱為皖伯大夫,他以仁政治理皖國,很有政績,后人為紀念他,尊稱他為皖公,把天柱山稱之為皖公山,又叫皖山,并在天柱山上建有皖公廟。流經天柱山下的大河稱為皖水,皖水注入長江后在安徽境內的800里被稱為皖江。
自周朝至今,“皖”的歷史已有近3000年。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置安徽省,省名取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為“安徽”,以“皖”字作為簡稱,既具有悠久歷史、又含有美好寓意。不僅如此,潛山市的得名也和天柱山有關。據記載,天柱峰在古代曾被叫做潛山,這主要是因為天柱峰常年隱藏在群山之中,加上山中云霧繚繞,一年之中多半時間都看不到真面目,所以古人就將這座山峰叫做“潛山”,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的時候,縣以山名,開始設置潛山市,首任潛山知縣張仁,設縣治于今天的潛山市城。
此外,天柱山在古代還曾被封為“五岳”之一的“南岳”。據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臨天柱山,筑壇祭岳。同行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漢武帝這次南巡活動:“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為開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岳,但天柱山仍以雄、奇、靈、秀的自然景觀著稱于世,被尊稱為“古南岳”。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間,天柱山又被稱為萬歲山,簡稱萬山。(施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