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400多個地方劇種中,黃梅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廣大觀眾歡迎。據央視收視率調查,在戲曲種類中黃梅戲收視率位居前茅。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黃梅戲和昆曲、京劇具有并肩的歷史地位。昆曲是中國戲曲起萌和發展初期的集大成者,京劇是中國戲曲巔峰時期的國粹,而黃梅戲則是當前中國戲曲處于轉型時期的最有活力最為活躍的劇種。
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境內的安徽天柱山,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里、安徽之源、京劇之祖、黃梅戲之鄉”的美譽,春秋時為皖國都城,山稱皖山、水稱皖水、城稱皖城,安徽簡稱“皖”即源于此。
這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的故鄉,一代大師留給故里的是一脈不絕的戲曲文化魂魄,從僻遠鄉村的田間地頭,到縣城的小巷茶肆,無處不聽黃梅的甜美音韻。
從這里走出了享譽全國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韓再芬、馬蘭等一大批黃梅戲優秀人才。一代宗師嚴鳳英,她出生在安慶,12歲開始學唱黃梅戲,后來跟隨戲班走南闖北登臺唱戲。作為第一代黃梅戲名角,嚴鳳英的唱腔亮麗沙甜,委婉動聽,吸收了京劇、越劇、評劇、民歌等唱腔之長,將它們融會貫通,自成一家,被譽為“嚴派”。在她的戲曲生涯中,塑造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藝術角色,尤其是在《天仙配》、《女駙馬》中塑造的七仙女、馮素貞的藝術形象,更是堪稱經典。
? ? 韓再芬出生在天柱山麓、潛山市的一個普通的家庭。韓再芬在黃梅戲的熏陶下長大,10歲的時候她被安慶黃梅戲劇團錄取,成為班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從藝幾十年來,韓再芬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同她的藝術魅力一樣,在全國億萬觀眾的心目中,韓再芬永遠是那個“黃梅仙子”。因為有了韓再芬,一位為黃梅戲而生的女人。
現如今的天柱山所在的潛山市,一到晚上,市民廣場以及小區的廣場熱鬧非凡,從8歲小孩到80歲的爺爺奶奶隨口就能給你來一段地地道道的黃梅戲,在這里,你隨時隨地都能讓你聽聽原汁原味的安徽黃梅戲。
文圖:孔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