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柱,滿目皆松。天柱山的千年古松不下萬株,虬龍松、峭壁掛松、探海松等等,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其中尤以群松之首的天柱松王最為出名。
屹立于絕壁之上,扎根于石縫之中,下臨萬仞,上逼藍天,剛直挺立,有不可一世之慨。人們之所以青睞松樹,是因為該樹樹姿雄偉、蒼勁,常被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天柱松與日月為伴,風雨為友,且大多數都是從石縫里擠出來的。這棵天柱松長在千米高的石壁上,石壁面向天柱峰與飛來峰,石壁下是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莫看此松高不過5米,粗不過80公分,歲數可是不小了。據說已有1000多歲。這些生長在石縫里的松樹,根部能夠分泌出一種酸性的物質,腐蝕石頭的表面,使其化出養分供自己吸收。為了從石頭里尋覓生機,也為了牢牢抓住絕壁,抵抗長年累月的狂風暴雨的撕扯與摧折,它們的根日日夜夜與石頭搏斗著,最終不可思議地穿入堅如鋼鐵的石體,有的竟能把石壁撐裂。
天柱山松令人仰止,它的精神更是偉大。大自然的給予是那么吝嗇、小氣和艱澀,天柱山松無怨無悔,堅韌傲岸,郁郁蔥蔥,顯出一股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鼓起了迎接風霜雨雪來襲前的斗志。面對它,人們上山、走路的辛苦又有何懼,既然選擇來天柱山一探究竟,絕不是簡簡單單地看山觀景。而是在山中收獲一份豁達與自信,撥開人生的迷霧,讓高山蕩滌人的心靈,指引著人生的方向,感受寧靜之中蘊藏著的無窮力量。正如那顆松樹的名字“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樣。(戴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