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柱山,無論從他石頭結構的造型,還是他由內而外散發的威儀,在這世界景觀中,算得上獨一無二的。天柱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7座,或聳立云霄,或含蓄俊秀,或雄渾厚重,或如花綻放,可謂“各有姿勢”,各有“顏色”“性格”,如果你想真切的去了解他們,那么就得花時間與他們久處。
? ? 有人說天柱山是一位藏在深閨的絕代佳人,依據是天柱山常年在云霧繚繞中,若隱若現,好像害羞的女子。可我一直認為,天柱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僅僅因為他有“頂天立地”“擎天一柱”特別霸氣的稱號,是為他所具有的王者非凡氣質而震懾、而傾慕。我想,公元前106年。漢武帝賜封天柱山為“南岳”,也是被他的氣質所吸引吧。歷史愛好者一定喜歡天柱山的另一個稱號“地球的泄密者”,神奇的造山運動,使天柱山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剝露最深的超高壓變質帶經典地帶,這里有諸多讓歷史愛好者們探索地球的奧秘。
? ? 像我這樣純旅游的背包客來說,天柱山最吸引我的是“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四絕。“黃山歸來不看岳,天柱歸來不看峰”,如果明代專心致志于地理探索、萬里孤行的徐霞客給天柱山寫下游記,該是怎樣的一副山水畫卷呢?唐代詩人李白曰:“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還有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文人墨客都對天柱山情有獨鐘,并在天柱山山谷流泉留存了400多幅摩崖石刻。
? ? 現代作家王蒙為天柱山題字“天柱通神”。是的,天柱山是一座有靈性的山,讓每個與之接近的人,都被自然的吸引乃至鐘情,洗滌俗心,生出文思。(文/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