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年的地質變化使得天柱山擁有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剝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壓礦物和巖石組合最為豐富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形成了獨特的地質奇觀。以郯廬斷裂帶上最美的花崗巖地貌聞名于世,尤以崩塌堆壘地貌獨特典型,被專家譽為中國“天柱山型”的杰出代表。以雄峰怪石、古松茂林為主要特色。今天我們來領略一下“皖公神像”的神奇。
不知何年何月,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雕刻出了這尊威嚴又慈祥的“皖伯大夫”,皖公東面還有仰天的觀音臥像。
天柱山地區自古以來山青水秀好風光且民風淳樸,這樣美麗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名稱叫“皖國”。皖國是一個面積不大的諸侯國,區域范圍基本相當于今潛山、懷寧、岳西、太湖、宿松、望江六縣和安慶市區。春秋時被楚國所滅。皖國的諸侯王稱為皖伯大夫,他以仁政治理皖國,很有政績,后人為紀念他,尊稱他為皖公,把天柱山稱之為皖公山,又叫皖山,并在天柱山上建有皖公廟。流經天柱山下的大河稱為皖水,皖水注入長江后在安徽境內的800里被稱為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歷史已有近3000年。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設置安徽省,省名取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為“安徽”,以“皖”字作為簡稱,既具有悠久歷史、又含有美好寓意。
這個位于神秘谷入口的天然雕像就是有名的皖公神像。您看,皖公神像靜靜地立在神秘谷谷口,默默地呵護著皖山的安寧和祥和。(施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