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盛夏中伏,三十六七度的高溫炙烤大地,明晃晃的烈日讓人不敢對視。想到避暑度假,尋幽探險,天柱山這個“天然大氧吧”必定是不二之選。
驅車駛向大龍窩索道,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林蔭道上撒滿斑駁的碎金,隨著風兒閃爍。山間的風,吹走了熱浪,帶來了絲絲清涼,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讓人頓時忘卻了焦躁煩悶。放眼望去,天柱峰巒聳立,怪石嵯峨,遠山空靈,滿眼的翠綠,呼吸著滿滿的負離子,不禁神清氣爽,自在愜意。
登上高空纜車,目之所及,青山空濛。這時,拿起手機隨便取景,都是一幅抒情詩意的畫面。仔細端詳,鏡頭里不時出現三只、四只,或者一群鳥兒在山腰輕盈翻飛。突然,鏡頭里出現婉約柔長的云霧,像是從山岫里升騰而出,用她那輕輕柔柔的擁抱,把這奇峰怪石縈繞得含蓄而深沉。閉上眼,我似乎觸摸到夢里的一縷相思,恬靜奇異的世界,有仙樂梵音,不絕于耳。山霧相依,朦朧的霧依偎在天柱諸峰的臂彎里,讓屹立千年的群山不再落寞。“登躋猶未半,身已在蓬島。憑虛鵉鶴隨,舉步煙云繞”,明李庚如是寫道。好一個山的精靈,好一個巖的情人,這縹緲的霧和滿眼的綠虛實相生,“實是欲界之仙都”。
下纜車,拾級而上振衣崗。離開喧囂塵世,信步于山間,得到一種心靈的釋放與慰藉。耳邊不時傳來潺潺溪水與石塊撞擊的清脆聲音,“如鳴佩環”。途經神秘谷,頂巨石,鉆石洞。時而躬身而行,時而側身而穿,巨石交錯,洞見幽微,洞洞相連。抵達到天池峰,視野頓時開闊起來。對面的天柱峰近在眼前。它凌空聳立,嶙峋奇崛,桀驁不馴。瑰偉秀麗,如錐、如柱、如筍、如炬,又如生花妙筆,真乃鬼斧神工也!
下山經百步云梯返至煉丹湖,湖光映山色,碧水接藍天。煉丹湖面積22600平米,蓄水量10萬立方。水質清澈深邃,像一顆巨大透亮的藍寶石,不需人工雕琢,用它原始的美為天柱山增添魅力。四周峰巒林立,溪流匯入湖中。駐足湖邊,涼風習習。據實時監測顯示:煉丹湖的負離子每立方厘米3960個,山間溫度27.9度。如此奇山異水,若是在此住上一宿,吐故納新汰肺,聽松濤晨鐘,看魚躍暮靄,嘗山肴野蔌,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醉心于天柱山的景,蝸居于鋼筋森林的煩躁心緒不覺放空,大口呼吸著負離子,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美好時光。不由想起同行文友瞎謅的打油詩:天柱美景如畫,青磚黛瓦人家。峰巒云霧夕霞,余生愿舍繁華!
試問天柱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文/汪濤)